RSS

努力学习,开心每一天。

菁优网首页

 流星呀的最新日志

2018年06月03日 14:12 | 阅读(31) | 评论(0)第二次数学危机

什么是数学危机?
危机是一种激化的、非解决不可的矛盾.从哲学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不可避免的,即便以确定无疑著称的数学也不例外.
人类最早认识的是自然数.从引进零及负数就经历过斗争:要么引进这些数,要么大量的数的减法就行不通;同样,引进分数使乘法有了逆运算--除法,否则许多实际问题也不能解决.但是接着又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是否所有的量都能用整数之比来表示?于是发现无理数就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而危机的解决也就促使逻辑的发展和几何学的体系化.
方程的解导致了虚数的出现,虚数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实的”.可是这种不实的数却能解决实数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为自己争得存在的权利.
几何学的发展从欧几里得几何的一统天下发展到各种非欧几何学也是如此.在十九世纪发现了许多用传统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如五次及五次以上代数方程不能通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求出根来;古希腊几何三大问题,即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体、化圆为方不能通过圆规、直尺作图来解决等等.
这些否定的结果表明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也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深入.这种发现给这些学科带来极大的冲击,几乎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方向.


非欧几何学的诞生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物.尽管它有种种缺点和毛病,毕竟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公认的典范.尤其是许多哲学家,把欧几里得几何学摆在绝对几何学的地位.十八世纪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欧几里得几何是物质空间中图形性质的正确理想化.特别是康德认为关于空间的原理是先验综合判断,物质世界必然是欧几里得式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唯一的、必然的、完美的.
既然是完美的,大家希望公理、公设简单明白、直截了当.其他的公理和公设都满足了上面的这个条件,唯独平行公设不够简明,像是一条定理.
欧几里得的平行公设是:每当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直线相交,在它一侧做成的两个同侧内角的和小于两直角时,这另外两条直线就在同侧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的那一侧相交.
在《几何原本》中,证明前28个命题并没有用到这个公设,这很自然引起人们考虑:这条啰哩啰嗦的公设是否可由其他的公理和公设推出,也就是说,平行公设可能是多余的.
之后的二千多年,许许多多人曾试图证明这点,有些人开始以为成功了,但是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所有的证明都使用了一些其他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又可以从平行公设推出来,所以他们只不过得到一些和平行公设等价的命题罢了.
到了十八世纪,有人开始想用反证法来证明,即假设平行公设不成立,企图由此得出矛盾.他们得出了一些推论,比如“有两条线在无穷远点处相交,而在交点处这两条线有公垂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些结论不合情理,因此不可能真实.但是这些推论的含义不清楚,也很难说是导出矛盾,所以不能说由此证明了平行公设.
从旧的欧几里得几何观念到新几何观念的确立,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解放思想.
首先,要能从二千年来证明平行公设的失败过程中看出这个证明是办不到的事,并且这种不可能性是可以加以证实的;其次,要选取与平行公设相矛盾的其他公设,也能建立逻辑上没有矛盾的几何.这主要是罗巴切夫斯基的开创性工作.
要认识到欧几里得几何不一定是物质空间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学只是许多可能的几何学中的一种.而几何学要从由直觉、经验来检验的空间科学要变成一门纯粹数学,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性只由无矛盾性来决定.虽说象兰伯特等人已有这些思想苗头,但是真正把几何学变成这样一门纯粹数学的是希尔伯特.
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步是罗巴切夫斯基和波耶分别独立地创立非欧几何学,尤其是它们所考虑的无矛盾性是历史上的独创.后人把罗氏几何的无矛盾性隐含地变成欧氏几何无矛盾性的问题.这种利用“模型”和证明“相对无矛盾性”的思想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基础的研究中.而且这种把非欧几何归结到大家一贯相信的欧氏几何,也使得大家在接受非欧几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应该指出,非欧几何为广大数学界接受还是经过几番艰苦斗争的.首先要证明第五公设的否定并不会导致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说新几何学成立,才能说明第五公设独立于别的公理公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
当时证明的方法是证明“相对无矛盾性”.因为当时大家都承认欧几里得几何学没有矛盾,如果能把非欧几何学用欧几里得几何学来解释而且解释得通,也就变得没有矛盾.而这就要把非欧几何中的点、直线、平面、角、平行等翻译成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相应的东西,公理和定理也可用相应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来解释,这种解释叫做非欧几何学的欧氏模型.
对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最著名的欧氏模型有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于1869年提出的常负曲率曲面模型;德国数学家克莱因于1871年提出的射影平面模型和彭加勒在1882年提出的用自守函数解释的单位圆内部模型.这些模型的确证实了非欧几何的相对无矛盾性,而且有的可以推广到更一般非欧几何,即黎曼创立的椭圆几何学,另外还可以推广到高维空间上.
因此,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大部分数学家接受了非欧几何学.尽管有的人还坚持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独特性,但是许多人明确指出非欧几何学和欧氏几何学平起平坐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然也有少数顽固派,如数理逻辑的缔造者弗雷格,至死不肯承认非欧几何学,不过这已无关大局了.
非欧几何学的创建对数学的震动很大.数学家开始关心几何学的基础问题,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几何学的公理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目标,并由此产生了希尔伯特的新公理化运动.


第二次数学危机


这种矛盾、危机引起的发展,改变面貌,甚至引起革命,在数学发展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第二次数学危机是由无穷小量的矛盾引起的,它反映了数学内部的有限与无穷的矛盾.数学中也一直贯穿着计算方法、分析方法在应用与概念上清楚及逻辑上严格的矛盾.在这方面,比较注意实用的数学家盲目应用.而比较注意严密的数学家及哲学家则提出批评.只有这两方面取得协调一致后,矛盾才能解决..


危机的肇始


早在古代,人们就对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问题感兴趣.古希腊的欧多克斯引入量的观念来考虑连续变动的东西,并完全依据几何来严格处理连续量.这造成数与量的长期脱离.古希腊的数学中除了整数之外,并没有无理数的概念,连有理数的运算也没有,可是却有量的比例.他们对于连续与离散的关系很有兴趣,尤其是芝诺提出的四个著名的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说运动不存在,理由是运动物体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到达半路,而到达半路之前又必须到达半路的半路……如此下去,它必须通过无限多个点,这在有限长时间之内是无法办到的.


第二个悖论是跑得很快的阿希里赶不上在他前面的乌龟.因为乌龟在他前面时,他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然后用第一个悖论的逻辑,乌龟者在他的前面.这两个悖论是反对空间、时间无限可分的观点的.


而第三、第四悖论是反对空间、时间由不可分的间隔组成.第三个悖论是说“飞矢不动”,因为在某一时间间隔,飞矢总是在某个空间间隔中确定的位置上,因而是静止的.第四个悖论是游行队伍悖论,内容大体相似.这说明希腊人已经看到无穷小与“很小很小”的矛盾.当然他们无法解决这些矛盾.


希腊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极限概念,但他们在处理面积体积的问题时,却有严格的逼近步骤,这就是所谓“穷竭法”.它依靠间接的证明方法,证明了许多重要而难证的定理.


危机的酝酿


到了十六、十七世纪,除了求曲线长度和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等类问题外,还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求速度、求切线,以及求极大、极小值等问题.经过许多人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十七世纪晚期,形成了无穷小演算--微积分这门学科,这也就是数学分析的开端.


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


1,把各种问题的解法统一成一种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


2,有明确的计算微分法的步骤;


3.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


由于运算的完整性和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微积分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关于微积分基础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以求速度为例,瞬时速度是△s/△t当△t趋向于零时的值.△t是零、是很小的量,还是什么东西,这个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


十八世纪的数学家成功地用微积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有些人就对这些基础问题的讨论不感兴趣.如达朗贝尔就说,现在是“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更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严密化就是繁琐.


但也正是因此,微积分的基础问题一直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攻击,其中最有名的是贝克莱主教在1734年的攻击.他指责牛顿,为计算比如说 的导数,先将
 取一个不为0的增量△x,由,得到,后再被△x除,得到2x+△x,最后突然令△x=0,求得导数为2x.这是“依靠双重错误得到了不科学却正确的结果”.因为无穷小量在牛顿的理论中一会儿说是零,一会儿又说不是零.因此,贝克莱嘲笑无穷小量是“已死量的幽灵”.贝克莱的攻击虽说出自维护神学的目的,但却真正抓住了牛顿理论中的缺陷,是切中要害的.数学史上把贝克莱的问题称之为“贝克莱悖论”.笼统地说,贝克莱悖论可以表述为“无穷小量究竟是否为0”的问题:就无穷小量在当时实际应用而言,它必须既是0,又不是0.但从形式逻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矛盾.


危机的爆发和消弭


十八世纪的数学思想的确是不严密的、直观的、强调形式的计算,而不管基础的可靠与否,其中特别是:没有清楚的无穷小概念,因此导数、微分、积分等概念不清楚;对无穷大的概念也不清楚;发散级数求和的任意性;符号使用的不严格性;不考虑连续性就进行微分,不考虑导数及积分的存在性以及可否展成幂级数等等.


一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些数学家才开始比较关注于微积分的严格基础.它们从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克莱等人的工作开始,最终由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尔彻底完成,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基本上解决了矛盾,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


使分析基础严密化的工作由法国著名数学家柯西迈出了第一大步.柯西于1821年开始出版了几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与论文.其中给出了分析学一系列基本概念的严格定义.如他开始用不等式来刻画极限,使无穷的运算化为一系列不等式的推导.这就是所谓极限概念的“算术化”.后来,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给出更为完善的我们目前所使用的“ε-δ”方法.另外,在柯西的努力下,连续、导数、微分、积分、无穷级数的和等概念也建立在了较坚实的基础上.不过,在当时情况下,由于实数的严格理论未建立起来,所以柯西的极限理论还不可能完善. 


  柯西之后,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尔各自经过自己独立深入的研究,都将分析基础归结为实数理论,并于七十年代各自建立了自己完整的实数体系.魏尔斯特拉斯的理论可归结为递增有界数列极限存在原理;戴德金建立了有名的戴德金分割;康托尔提出用有理“基本序列”来定义无理数.1892年,另一个数学家创用“区间套原理”来建立实数理论.由此,沿柯西开辟的道路,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极限理论与实数理论,完成了分析学的逻辑奠基工作.数学分析的无矛盾性问题归纳为实数论的无矛盾性,从而使微积分学这座人类数学史上空前雄伟的大厦建在了牢固可靠的基础之上.重建微积分学基础,这项重要而困难的工作就这样经过许多杰出学者的努力而胜利完成了.微积分学坚实牢固基础的建立,结束了数学中暂时的混乱局面,同时也宣布了第二次数学危机的彻底解决.


危机的馈赠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尔等人独立地建立了实数理论,而且在实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极限论的基本定理,从而使数学分析终于建立在实数理论的严格基础之上了.


同时,魏尔斯特拉斯给出一个处处不可微的连续函数的例子.这个发现以及后来许多病态函数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直观及几何的思考不可靠,而必须诉诸严格的概念及推理.由此,第二次数学危机使数学更深入地探讨数学分析的基础--实数论的问题.这不仅导致集合论的诞生,并且由此把数学分析的无矛盾性问题归结为实数论的无矛盾性问题,而这正是二十世纪数学基础中的首要问题.

2018年02月23日 14:03 | 阅读(33) | 评论(0)代数之父:花拉子密

阿尔•花拉子密(乌兹别克语:Al-Xorazmiy,英语:Al-Khwarizmi,约780~约850),全名穆罕默德•本•穆萨•阿尔•花剌子模(Abu Abdulloh Muhammad ibn Muso al-Xorazmiy),拉丁名阿尔戈利兹姆(Algorismus).花剌子模人.乌兹别克族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代数与算术的整理者,被誉为“代数之父”. 他的故乡花拉子模,是现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花拉子模州希瓦市.12世纪他把印度数字翻译成拉丁文,这给当时的西方国家带来了10位数字的初步知识,1973年世界天文联合会以阿尔•花拉子米的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处环形山.

更多...

个人资料

流星呀

  • 等级:VIP(2026年05月23日)
  • 下载次数:573
  • 性别:
  • 生日:2017年7月14日
  • 年级:九年级